2018年度創新平臺建設專項申報指南
2017-11-15 09:13:00 來源:青海省科學技術廳 點擊:
一、重點實驗室
圍繞青海省“十三五”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重點針對“十三五”科技創新關鍵領域,建設具有青海特色優勢的高水平創新平臺。進一步加大對優秀省級重點實驗室的扶持力度,圍繞重點領域,整合優勢資源,擴大開放合作,推進我省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
(二)支持領域
重點實驗室主要支持單位為2017年度單項科研業績評估優秀和符合“十三”科技創新規劃,對提升我省重點領域或行業科技創新能力有顯著作用的新建省級重點實驗室。
(三)支持方式
獎勵性補助,配套科研投入不低于1:1,總經費投入配比不低于1:3。
(四)管理處室聯系方式
管理處室:政策法規和基礎研究處
聯系人: 俞成 趙長建
聯系電話:0971-8219631、8244525
二、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一)計劃定位
圍繞青海省“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重點搭建生物醫藥技術服務平臺、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創新技術服務平臺、生態環境保護技術及可持續技術服務平臺、鋰資源利用創新服務平臺、新材料測試技術服務平臺、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平臺等;針對現有科技基礎條件資源進行整合、重組、優化,有效配置科技資源,運用共建共享機制,構建布局合理、開放高效的資源共享信息平臺,提升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支持領域
1、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創新技術服務平臺。
針對我省特色生物產業的發展特點和技術層面的難點問題,建立青海特色資源活性成分的提取分離純化、功效作用篩選、質量標準、中試及產業化等創新技術服務平臺,研制功能性保健食品、植物標準提取物及營養食品等,為企業提供新產品方面的科技儲備和技術支撐服務,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
2、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及可持續利用技術服務平臺。
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建立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及可持續利用技術服務平臺,為環境監測與修復、環境過程與生態效應響應、污染物循環與環境質量演變機理、低碳畜牧業和智慧畜牧業發展等提供技術支撐服務。
3、鋰資源利用創新服務平臺。
針對柴達木盆地及其周圍環境中鋰的固體地球化學研究及鋰離子電池研究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建立高水平的鋰資源利用創新服務平臺,查明柴達木盆地及其周圍環境中各類巖石和沉積物中鋰的地球化學分布與分配特征,探討各類巖石中鋰的遷移與集散規律,總結固體鋰富集的形成過程與成礦條件,解決鋰離子電池倍率、鋰離子電池容量、材料表面反應、循環壽命及安全性能等問題,為青海省鋰資源深度開發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4、新材料測試技術服務平臺。
針對我省新材料和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特點,建立青海省新材料制造及分析測試技術服務平臺,重點解決半導體材料、結構金屬材料和有色金屬等特色優勢新材料的痕量雜質分析、理化性能分析測試能力不足等關鍵技術問題,支持新材料制造技術、分析測試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標準的研究,為我省新材料、新能源和先進制造業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服務保障。
5、生物醫藥技術服務平臺。
針對我省在生物醫藥領域發展特點,重點建立高通量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高通量分子標記,基因克隆、轉化與檢測、結核病遠程診療、腫瘤防治等公共服務技術平臺,構建基因檢測等技術體系,提升我省生物醫藥類技術平臺的服務能力。
6、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平臺。
針對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廣泛化的發展特點,基于云服務、大數據分析技術、“互聯網+”技術、三維掃描技術等,在知識產權服務、非遺保護宣傳、國民體質檢測等領域,建立在線網絡平臺、手機應用等多種途徑的綜合服務平臺,提高相關領域的服務水平。
7、建筑節能材料及工程安全技術創新平臺
針對青海高寒、高海拔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相關科學技術問題,研究高耐久性材料、堿激發材料等新型節能建筑材料相關技術、高寒高海拔黃土地區相關公路病害機理、污染黃土處理技術、鹽漬土地區地下混凝土結構長期服役性能、減(隔)震關鍵技術等,建立建筑節能材料及工程安全技術創新平臺,為相關領域提供技術服務保障。
8、青海省機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服務平臺
針對青海省機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服務存在的相關科學技術問題,開展服務平臺的管理和技術標準體系研究,建立服務平臺的管理和技術標準體系,制定相關標準或規范,建立青海省機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服務平臺。
9、科技文獻大數據知識服務平臺
針對科技文獻開展共享服務相關技術問題,基于現有科技文獻資源,采用共詞分析、共引分析以及文本挖掘理論和方法,提供多入口、多形式的知識發現和檢索服務,建立科技文獻大數據知識服務平臺。
(三)支持方式、強度和資金配比
無償資助,配套科研投入不低于1:1,總經費投入配比不低于1:3。
(四)管理處室聯系方式
管理處室:政策法規和基礎研究處
聯系人: 俞成 趙長建
聯系電話:0971-8219631、8244525
編輯:zhuyu